首页 >综合 > > 正文

百年巨头东芝将退市,日本制造业集体沉沦的缩影?

2023-08-10 21:06:06 来源:海报新闻

8月10日,据环球网报道,拥有近150年历史的东芝或在2023年退市,届时,其长达74年的上市历史或落下帷幕。

百年东芝:从辉煌走向落寞

创立于1875年的东芝是日本制造业的代表之一,在家电、电气、能源、基建等领域都有巨大影响力。


(资料图片)

日本的第一个灯泡、第一台洗衣机、第一台冰箱、第一个雷达、第一台电视机、第一个微波炉、第一个电饭煲、第一个可视电话,甚至全球第一台笔记本电脑,全部来自东芝。

东芝T1100号笔记本,是世界上第一台笔记本电脑,被誉为笔记本电脑的先驱。

东芝因为荣誉,一路披荆斩棘,走在世界前沿。在20世纪90年代到21世纪初,东芝作为全球顶级PC制造商之一,曾连续7年占据全球销量的榜首。

除了在电器与电子领域领跑,东芝还在半导体、原子炉、重型电机、军事装备、医疗设备、铁路车辆、电梯制造等领域并驾齐驱,成为日本最具代表性的大型电机企业,与日立、三菱电机一起被称为“电机御三家”。

1987年,就在东芝风光无两的时候,发生了颠覆命运的“东芝事件”。事件曝光后,东芝损失惨重,不仅赔钱、被打压,公司高管也被迫先后辞职。

当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便停不下来。21世纪初,东芝“天价”收购美国西屋电气核电业务,2011年日本福岛核电站泄露,被寄予厚望的核电事业竟成了东芝的累赘。

电子崩盘,核电溃败,东芝在重压之下苟延残喘。为了伪造出欣欣向荣的姿态,东芝开始了长达8年的财务造假,可统计虚报利润足有1562亿日元。

自此,东芝彻底陷入破产境地,只能断臂求生。医疗机械子公司卖给了佳能,电梯子公司卖给了投资家,家电部门卖给了美的,笔记本电脑业务及所有股份卖给了夏普……大厦将倾,已成定局。

正在参展的东芝液晶电视

日本制造:正在走向衰落

有人说,东芝的衰落并不是偶然,它是日本制造业集体沉沦的一个缩影。

上世纪80年代,如日中天的日本制造业揽下了全球近90%的数码相机制造,超过60%的半导体材料。2016年,日本创下人均7994美元(折合约51650元人民币)的制造业增加值,排名世界第一,制造业影响力位居全球第二。

然而近几年,日本制造业似乎中了“泰极生否”的魔咒,行业巨头相继爆出丑闻、业绩下滑、风光不再。

作为第一批进驻中国的外资企业,松下在中国的市场份额顶峰时达到了20%,每年卖出上千亿元的家电。2004年由于转型失误,松下的市场份额开始下滑,2009年进入了亏损加速期,2022年松下电器在中国的市场占有率不到3%,在空调方面更惨,占有率只有0.27%。今年5月,松下关停沈阳工厂退出中国市场。

松下品牌

同松下一样,今年7月,日本著名汽车制造商三菱宣布退出中国市场。作为日本最大的财团企业,三菱集团一度总资产规模达到21万亿,地位相当于韩国三星。进入新世纪后,公司业绩开始走下坡路,尤其在2000年以及2004年两次刻意掩盖汽车设计漏洞的行为把这家公司击打到了谷底,在日本跌成了业界最后一名。

日本著名电机制造商夏普也从2008年开始陷入长期亏损,不得不寻求外部资金援助以摆脱经营困境。2016年,中国台湾鸿海科技集团以3888亿日元将其纳为旗下子公司,成为日本第一家被外资收购的大型电子制造商。但英雄迟暮,靠外部输血也只能缓解一时危机,去年夏普电视全球出货量跌破500万台,同比下降16.3%,整个财年夏普净亏2608亿日元。

随着手机摄影性能的不断提升,日本一度引以为豪的数码相机产业也奏起了“黄昏颂”。过去,仅佳能、索尼、尼康、富士胶片控股和松下这五家日本巨头,就供应了全球超过93%的数码相机。不过短短十年时间,日本照相机产业便从2010年的1.2亿台下滑至2019年的1500万台。2017年,尼康率先退出中国;2022年,佳能也把相机生产业务移出了中国大陆。

佳能相机

断臂求生:被中国公司收购

好景不再,日本制造业巨头纷纷把曾经引以为傲的业务出售,以断臂求生。

2015年,松下将旗下三洋电视业务出售给长虹集团,长虹因此获得“三洋”品牌在中国大陆地区的电视品类独家使用权,并承接“三洋”品牌电视的开发、生产、销售和服务。

2015年,夏普将其美洲电视机业务(除巴西外)出售给海信集团,包括夏普墨西哥电视机工厂。又在2016年接受鸿海精密3888亿日元注资,成为鸿海的子公司。

2015年,创维收购了东芝南海冰洗工厂和深圳吸尘器工厂的5%股权,还获得东芝品牌的冰箱、洗衣机、吸尘器等白电产品在国内销售的独家授权。

2016年3月,美的以33亿元人民币收购东芝家电业务的主体80.1%的股权。美的获得40年的东芝品牌全球授权,以及超过5千项与白色家电相关的专利。

2017年,联想集团以255亿日元收购日本老牌企业富士通51%的股份。

当地时间2017年11月2日,日本东京,联想集团董事长杨元庆与富士通总裁田中达也在发布会上握手。

跌落神坛,原因何在?

不可否认,日本制造业的衰落受制于不少外因,包括日元的加速升值、世界经济走势的下行,以及市场风向的变化。然而,外因永远不是决定因素,日本制造,到底做错了什么?

曾在日立工作16年、现任京都大学和日本东北大学教师的汤之上隆,总结了日本制造业的四大教训,两条矛头指向“创新陷阱”,两条矛头指向“匠人精神”。对技术创新的偏执追求,使日本制造业在面对新技术浪潮时,对市场机会缺乏敏感性,因循守旧,错失机会。同时,对“工匠精神”的痴迷,使日本企业在很长时间里都采用“终身雇佣制”,目前日本近10%的制造业劳动力是由老年雇员支撑着,带来了日本企业工作岗位的老龄化与思维的固化,忽视了市场实际需求水平。

瑞穗综合研究所市场调查部部长长谷川克之说,正因为日本制造业太成功,为了保护这种成功,本来应当发展新的产业时,却去保护了那些旧产业,导致制造业成为其他新兴产业发展的掣肘。

纵观日本制造业的兴衰历程,其取胜之道和问题之源可以成为中国制造业的镜鉴。无论如何,加大创新技术能力,推动优化管理模式,不在时代洪流中被裹挟、被淘汰,才是重中之重。

(海报新闻编辑于琳琳 综合环球网、经济参考报、每日经济新闻等)

标签:

x 广告
x 广告

Copyright ©   2015-2022 华东劳务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2016840号-41   联系邮箱:2 913 236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