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劳动者”王可心,让梦想搭载检测机器人一起飞
“经过1000多个日夜,数百次炸机,数千次运行调试,终于将这款机器人研制成功。它是国内外首台套应用于密闭环境的高空混凝土质量检测工装,为全国的工程施工质量检测提供了山西智慧化解决方案……”4月27日,在2022年度山西省“新时代最美劳动者”发布会上,中铁十二局二公司工程检测中心经理王可心介绍其带领团队取得的创新成果。会上,他被授予“新时代最美劳动者”称号。
(资料图片)
王可心在工作室测量设备
创新达人引领行业变革
“我们正在调试适应海拔4000米左右的高原型检测机器人。该机器人破解了高海拔因空气稀薄导致动力不足的难题,随后将批量生产服务于高海拔项目。”5月4日,王可心为记者介绍“铁航6号”检测机器人的性能,“我们还打造了一个可以24小时充电、配有终端设备实时回传数据的车载检测平台。”
从“铁航1号”到“铁航6号”,王可心说:“就像培养一个小孩慢慢长大。”
今年38岁的王可心自2009年大学毕业到中铁十二局二公司工作十多年来,一直从事工程无损检测工作。
“工程检测就像对混凝土结构做B超,以及时发现混凝土空洞不密实等质量缺陷。”王可心介绍,传统的有线雷达检测方法存在安全风险大、作业效率低、数据采集慢等弊端。
破解技术 “痛点”。多年来,王可心团队苦心钻研无人机技术,依托过硬的检测技术和对行业发展的洞察,经过数千次调试,成功研制出国内首台套铁航牌“空陆两栖隧道检测机器人”及配套系统,引领了行业发展变革。
王可心介绍,系统包括“无限雷达+机器人+智能软件”三大成果,“无线雷达重量轻、数据质量优,首创悬空5cm检测技术;机器人从1号到6号,不断迭代升级;软件系统以3D立体实景展示检测现场,可以进行人机语音交互”。
“铁航”牌检测机器人已在集大原铁路、成自铁路、杭温铁路等多条铁路项目上成功应用,广泛应用于桥梁、机场、市政等领域。成果获授权专利55项、注册商标6项,形成团体标准1项、专著1本、工法1篇,并融入国铁集团铁路工程管理平台。
建立培训基地,王可心团队为国内无损检测行业培养出众多优秀的技术人员。
商务精英推动创新落地
“4月23日,浙江省交通科学研究院以以租代售的形式使用‘铁航’检测机器人,目前正在浙江省内地方铁路进行持续检测。刚才是厂家打电话询价。”王可心解释,“因为是国内首台套检测机器人应用于施工,许多企业有顾虑。我们就用以租代售的形式进行产品的推广、试用和销售。”
随着检测机器人技术的成熟,王可心的工作重心转为推动知识产权转化落地。
王可心手机里的客户有近4000人。管理客户,他制订工作规划,根据沟通进度,用红、绿、黑三色对客户进行标注。客户来电,谈技术,他张嘴就来;询价格,他报价清晰,成功地在科研人员与商务人士中切换。
“只有为客户提供高质高效的服务才能推动创新成果落地。”王可心说。
31个奖项成就“最美劳动者”
中铁十二局“特级劳动模范”、青年岗位能手……中国铁建2022年度专利奖金奖、第十届世界雷达博览会“雷达行业创新产品挑战赛”银奖、中施企会协首届工程建造微创新技术大赛全国特等奖……王可心个人和创新成果获奖有31项。仅去年,他就拿到9个省部级科技奖项。
“荣誉归功于团队,归功于我们的家人。”王可心真诚地说。
王可心团队有20余人,一年到头奔波在外。“前两天在深圳运营地铁检测工作,前一天晚上10时集合,第二天凌晨4时才出来。和队友们抬着设备出来等车,我就自问为啥要这么辛苦。答案是:我们是铁军尖刀班,为梦想不拼不行。我告诫自己要以身作则,只能比队友干得多。”王可心披露心路历程。
双休日不休息,有时一个月要跑5个省,一年有半年出差,王可心说他亏欠家人太多,“老大出生时,我只陪了妻子5天。下个月老二将出生,妻子叮嘱一定要陪在身边”。
王可心雄心难掩:今明两年,冲击山西省专利金奖,接着冲击国家专利金奖,实现企业在此奖项上零的突破;未来3—5年,力争在国内检测市场占领一定份额。
标签: